学会倾听,表达信任 | |
发表时间:2025-08-29 阅读次数: | |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需求(包括受人尊重和自我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者总希望自己的话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注意和肯定。如果你把说话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对方,并专注倾听,坦诚地同对方分享喜悦,分担痛苦,表达信任,交换信息,就会使对方对你产生亲近感和知遇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而在这个时候,忍耐就成了一种十分平常的形式,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耐烦就是能够在自己已经对某一类事物、某一些话语、某一种情景感到非常不适,甚至心烦意乱的时候,仍然保持一种十分平和的态度,能够克制住自己心里不甚满意的情绪。 在任何情况下,厌烦都是引起人生烦恼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原因。而耐得住烦,则正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言的,它就是要在心情比较烦躁的时候,能够忍得下来,不发作、不生气,这样一种精神品质无疑体现了一种人生的修养和境界。 实际上,所谓的耐烦在心理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就是不少心理学书中讲的一种“倾听的艺术”。在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诊所里,不少高明的医生心里都非常清楚,有的心理病人来到诊所看病,并不一定要你给他开什么处方、拿什么药,而仅仅希望得到一种理解和同情,能够得到别人的倾听。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朋友找到你,并不是一定需要你给予他多大的帮助。他并不指望那些,他只是希望你能够认真地倾听他的观点、想法。在这种时候,你不一定要过多地说什么,或者是评论什么,只需耐心听他说完,不住地报之以“嗯”的似是而非的认可声,让他知道你是在倾听他的言语,这就足够了。如果他觉得你的确是在仔细地聆听,那么在他把心里的话倒完了之后,情绪也就自然好起来了。 其实,简单的心理咨询工作并不一定非要找专业的医生,这个工作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胜任的。只要我们在工作单位、家庭中、朋友间能够做到耐烦,必定会从中大获好处,并得到一种自我满足,不但充实了自己,也会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只要我们肯贡献出耳朵和时间,你就会赢得颗真挚的心。 意据学会了倾听才能赢得尊重,倾听本身就是对对方的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别人的人当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诉说是人的天性,而倾听则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善于倾听,表明自己谦虚,表明对谈话者的尊重,还表现出对朋友的真诚与友好,并能共同营造积极和谐的交际气氛。倾听者一个点头,一丝微笑,一个眼神,都会使对方感到朋友的信任和知音的难得,进而使谈话者对倾听者产生敬重之情。 古话说“兼听则明”,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议论、反映,从别人的话语中了解情况、吸收养分,从中受到启迪、开拓思路,有助于工作的进行和事业的成功。当有人请求日本松下幸之助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经营诀窍时,他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交谈角度讲,由于人们思维的速度比说话的速度快四五倍,听者可随时利用听话的间隙将说话人的观点与自己的看法比较,回味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预想自己将要阐述的观点和理由,将一次交谈引向预定的目标。交谈得当,成功离你还会远吗? 回想一下你喜欢的人,我敢肯定,他们一定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认真倾听你说话。这门艺术不仅需要耐心倾听,还需要善用肢体和表情传达反馈的信息。 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打断别人,而接着由自己发挥。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会扰乱对方的思路,或者抢了对方的风头,因此让他耿耿于怀。时刻记住:当别人说话时让你的耳朵保持顺畅。即便对方言语乏味,你也要耐心聆听。因为别人对你说的话不会感兴趣,除非他已经说完。 太原心理咨询师提示,不管你的地位高于还是低于对方,都要特别注意自己听话时的诚意和态度,且必须以真诚、虚心的态度来对待,否则你永远不能了解到隐藏在这些言语后面的真实情况和别人内心的想法。面对下属的牢骚或抱怨,甚至是偏激的用语,上司如果态度冷漠,摆出高傲的姿态,爱理不理,他将失去了解隐藏在这些怨言背后情况的机会;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讲述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如果父母心不在焉,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疏于和家长交流;如果老人的叮嘱经常被晚辈认为是废话,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夫妻如果不屑于听取对方的建议,终会因为不信任产生隔阂。 倾听别人谈话时,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除了用言语表示你的意见,你还需要用肢体语言反馈你的信息,如,眼睛注视着对方,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若东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或者一会儿看看手表,这就是在告诉别人你觉得很无聊,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只有说“左耳进,右耳出”,没有说“左眼进,右眼出”的。 坐直了,不要弯腰驼背,无精打采或者随意散漫的样子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身体稍微向前倾斜,表示更加专心。不要做修剪指甲或者打哈欠的动作。让你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成为注意倾听的一部分。让你的表情和对方的神情与内容一致。如果对方说出的是幽默笑话,而你却一脸愁苦,别人势必认为你在想自己的心事。如果对方讲到紧张处的时候,你能屏声静气,那无疑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成就感。总之,用你所有的感官去倾听,这样才是真正充分利用了这门艺术,并发挥到了极致。 |
|
上一篇: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 |
下一篇:指责型人格:跟谁在一起都“挑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