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型疗法中的觉察 | |
发表时间:2025-04-30 阅读次数: | |
觉察是一种互动过程。觉察本身就具有治疗效果,是一种提供选择的工具,个体若能充分觉察,就意味着改变的可能性,觉察是完型治疗的核心。觉察不同于内省,内省是有目的性及评价性的,而觉察只是去观察、注意而不评价。 觉察的多个层次: (1)意识层面或认知层面的觉察(在此之前是无意识的、不承认的,比如暴力倾向及吸烟成瘾的人,初始第一步是意识到自己确实有这个倾向或瘾) (2)对情绪与需求层面的觉察(开始探索暴力行为或成瘾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未能满足的各种需求,比如,暴力行为除了伤害别人的快感,吸烟行为除了满足生理需求,还有逃避自己在情感或事业上的挫败,而这使他渴望被爱和成功的需求更加不能满足,以至于与自己期盼的生活越离越远) (3)对自我内在不曾接触的能量的觉察(包括身体所表达的声音,如不自觉地抖动,手的不自觉摩擦。例如施暴者若感到胸口很闷,闷的感受可能就是他的某些能量固着之处,必须经过体验以明白那代表什么,自己要如何去化解那固着的能量,甚至去控制那股能量的流动) (4)与“真我”也就是真实的自我相遇,能够有效掌控和运用自己所有的能量,从环境及外在支持转变为自我支持,直面自己的真实需要和需求,而非一味地遵循他人的需要,这样,自我的力量才能成长,成为整合且充满爱和喜悦的人。 真实治疗中的觉察层次可能还不止这些,也不一定都依循上述次序,而是要根据当事人的现实度、自我强度等因素缓慢进行。 觉察的三个领域: (1)外界——外部环境(眼耳鼻舌身,可以是所有人的共同觉察。觉察重点:自己的选择。我们必须觉察到自己正在做些什么,我们的行为带给别人或自己什么影响,通过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可以使别人对我们产生新的回应方式); (2)内界——自我内部的情绪、感受;(存在于当事人体内,只能是个体觉察。最有效的方法:把注意力引到当事人自己的身体感觉与知觉上,“你现在体验怎样?”或者描述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我注意到你的手在微微发抖,有什么想说的吗?” (3)中间领域——自我与环境互动的部分,对思维活动的觉察,包括思考、想象、担心、焦虑等运作所得的觉知。(也是当事人独特的、主观的。A、中间领域的觉察非常重要,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组织我们的体验,而达到某程度的认知与情感性的理解,中间领域是对自我与环境互动的觉察,自我与环境的互动,正是自我存在的根本。另一项功能是预测、计划、想象、创造与做出选择。B、中间领域也包括信念与记忆,包含我们自我设限的信念、对世界固着的理解方式、身处此刻却满脑子眷恋过去与缅怀未来的思维模式,因此,中间领域的过度发展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问题或痛苦的主要缘由,它既阻碍我们与当下的联结,也阻碍我们对于另外两个领域的觉察(外部领域的感知觉和内部领域的情绪感受-初级情绪喜怒哀惧悲恐惊,次级情绪是在中间领域发生的-担心焦虑紧张抑郁等),因为我们的知觉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以思想为例,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思想”是过往经验的记忆,当思想进入画面,你就离开当下。还有当你悲伤的时候,甚至忘记饥饿和口渴。C、增加中间领域觉察的方法:“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你如何解释?”“你如何理解那件事情?”“如果那是真的,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对那件事有何想法、想象、幻想或期盼”“听起来你的意思好像是最好不要这样做?”等等)。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表示,实际上,一个健康之人的觉察,每天都在不同区域之间来回往返穿梭,随时可以根据自我和环境的需求,完成形与景的转化,三个领域均衡发展,才会过上平衡的生活。当觉察过多专注在某一个特定区域时,其结果是功能失衡,有时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不过,以区域来划分的比喻非常实用,它不仅可作为治疗师评估的工具,也可以帮助当事人对自己的每一个层面进行觉察。 |
|
上一篇:倾听,是一种爱! | |
下一篇:孩子的三大深层渴望:安全感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