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倾听的方式容纳批评 | |
发表时间:2025-07-18 阅读次数: | |
很多人说自己明明知道有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也知道产生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变。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就像网上流行的那句话:“我听过那么多道理,为什么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时候,听过不代表懂得,懂得不代表能够做到。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懂得了很多道理,属于认知层面;而他如何去做,属于行为层面。很多人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因为道理听得不够多,而是习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却不知背后需要行动的付出,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改变的可能。同样地,我们从人们对待批评的态度上看,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虚心、要知错就改,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又有几个成年人能够做到呢?善待批评,从批评中寻找改善的动力,学会恰当地回应批评以及怎么有效地处理批评,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理论上来说,面对批评,明智的人给予批评者最佳的安抚方式是:倾听他的不满、抱怨、愤怒和痛苦,并且毫不反抗地接受他的批评。没有人能把所有的事做得尽善尽美,偶尔的缺失和批评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批评不要采取过于敏感的态度,那样只会束缚住你的手脚,妨碍你的进步,破坏你的情绪,令你只看见不合意的方面。 有一个道理一定要提前知晓,即如果对事不对人的批评无法奏效,它就会转向针对人的指责和伤害。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到批评仅仅是别人对自己的某一工作过程或结果所表示的不满,它不能够掩盖你自身的天分和创造力。因此,当你“收到”批评时,不代表你一定要按照批评者的意见去做,你没有义务去遵循每一个人的意愿,你也不需要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地给自己找申辩的理由或借口。你所要做的,仅仅是从批评中找出可供自我利用的元素并有效地消化它,化批评的困扰、伤害、苦恼为改善的动力。 接下来,如果你已经从认知层面接受了“批评”的基本原理,那么你就要学着从认知层面转向行为层面,从“善待批评”走向“怎样接受批评”。应该怎么做呢?其中最好用的工具就是:倾听。如果处理得当,你就会发现,接纳批评是你在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极有效的润滑剂。你也许曾抱怨过你的同事、家人无法了解你的意图及想法,致使你常常受到不分缘由的批评。 太原心理咨询师提示:其实在你抱怨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想到,这些同事、家人也需要他人的理解。你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当你的同事、家人批评你的时候,可能正是他们在宣泄一种自己不被人理解、重视的怨愤情绪。因此,你越是拒绝别人对你的批评,你受到的批评就会越来越多;你越是不想倾听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及意见,你就会听到越来越多你不想听到的话。除非你肯改变态度,养成以倾听的方式接纳批评的良好习惯,学着去接纳别人的批评、建议。 |
|
上一篇:[心理测试]你对别人的看法敏感吗? | |
下一篇:社交的进化:一场时间与空间的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