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进化:一场时间与空间的博弈 | |
发表时间:2025-07-18 阅读次数: | |
有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担忧:我是个内向的人,我不会说话,不擅于表达,也不擅长社交活动/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没有朋友,我是个不受欢迎/非常糟糕的人。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这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误读,内向不代表情商低,内向的人不一定不擅长社交,你也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糟糕。认为“内向的人不擅长社交”,其实是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刻板印象。虽然内向的人可能在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但也具有很多“交际花”们所没有的思考力与专注力,因此,只要我们运用好一些交往技巧,同样可以获得大家的尊重与欢迎,帮助我们打开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成功地运用时间与空间,利用这两种强有力的非语言交流工具,向别人传这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我们先来看几个场景: 镜头一:会议室中坐满了人,会议已经开始。这时,门突然被拉开,一个人急急忙忙地冲进来,他没有做任何解释,旁若无人地奔向中间的一张椅子坐下。 镜头二:热闹的晚宴上,人们都在亲切地交谈、微笑,靠墙的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神色怪异的人,目光不停地移转,细细打量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镜头三:在一间脏乱不堪的办公室里,经理坐在一条硬硬的凳子上,和客户正在谈生意。由于空调出了故障,室内非常闷热,大家都不停地擦汗。 镜头四:顾客怒气冲冲地送回昨天刚买的彩电,大叫大嚷说质量不合格要求退换。营业员百般劝说无效,叫出经理。顾客仍怒火中烧,与经理据理力争,双方争执不下。 想象一下,如果你正置身于这四种场景之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上面四个镜头中的人显然都是社交活动中典型的失败者,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未能较好地把握时间与空间,使时间与空间在其社交形象中起到了破坏作用。 首先,我们来聊聊时间在社交中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中,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因其不可再生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一个人运用时间的方式,就是在向别人传递一种非语言的交际信息。 一般来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惜时如金的人,往往是在人际交往上比较成功的人,他们大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而那些不守时、浪费时间(无论是他人的或是自己的)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不踏实、不可靠的感觉。你可以回忆一下,在你所敬佩的人中,他们有约会迟到的习惯吗?他们会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迟到而不给你任何解释的吗?相反,在你不欣赏甚至反感的人里,他们对时间的运用又如何呢? 所以,如果你想更好地展现自己可靠、诚恳,在时间的运用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守时,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先于约会时间之前一两小时就到达约会地点,因为这样你也等于在告诉别人,你很闲,你的时间根本不值钱。而是要将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早不迟,按时到达即可。 其次,你永远不要觉得解释很多余。如果你因为某些意外不能守约时,一定要在事前通知或在事后给出充分的理由。不管你是下级也好,上级也罢,解释都同样重要。即使你的地位很高,也不能忽视其他人对时间的珍视与对自身价值的尊重。要知道,你对时间的运用会直接向对方传递出你对他地位与能力的看法,因此你不要在迟到后装作满不在乎。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能平息对方的愤怒,只要态度良好,人们还是乐意听你解释的。 最后,在时间运用上,不能一味地迁就别人,你必须学会说“不”。你要尽力避免他人占用你的时间,对一些谈话、会议的时间要做出限定,不能无限制地谈下去,也不能急匆匆地结束,而应该在慎重考虑后再决定与他人分享时间。 另外,与时间一样,社交中对于空间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科学研究发现,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四种基本的空间地带: (1)亲密朋友之间的接触,距离往往在两步之内,你们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拥抱、可以同时吃一份午餐,也不会觉得别扭。 (2)在试图与对方建立私人交往时,可将距离控制在二到四步,在这个范围内交谈,双方可以分享信心与信任。 (3)如果你是名推销员或正在从事某些日常的交易,那么距离最好是四至十二步左右。因为这个时候,你往往不会在意别人无意中听到你们谈话,所以这种距离比较合适。 (4)如果你是作为一个演讲者,面对公众讲话时,最好站在离人群十二步以外的地带。这样你能保持自己的威严。 就像动物在自然界中会划分自己的领地一样,人们对于自我空间的需要也非常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以上这些因关系疏密变化而引起的交谈距离的变化。如果不小心侵犯了他人空间,引起别人的不满与抵触,被拒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空间运用上,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那就是个人的环境布置。在一间脏乱的办公室里,绝对不是谈重要公事和会见重要客人的最佳地点。你必须注意办公用具的摆放和谈话环境的舒适,应该使它们能符合你对空间的要求,让你的办公室更加开放、更加温馨、更加有益于合作。同时,整洁漂亮的办公室也是你工作面貌、精神状态的体现,它会给每一个进入你办公室的人传递这样的信息一-“我精力充沛,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样,就能在对方心里树立起一个干练、精明的形象。 太原心理咨询师总结:世界是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在反复探索中重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也是我们重塑自我的重要途径。 |
|
上一篇:以倾听的方式容纳批评 | |
下一篇:如何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