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建设性批评,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
发表时间:2025-07-25 阅读次数: | |
人们常常见到的批评过程,是批评的一方丧失理智、口不择言,被批评的一方则愤而反击或以不服、受屈的情绪来抵抗。这样的场景,使得人们不敢轻易使用“批评”的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人们愿意去“批评”什么,往往表示人们重视、在意对方,希望对方少走弯路或变得尽如人意,但如果不讲究批评方式,就会令现实的结果与良好的意愿背道而驰,从而将批评变成尴尬、伤害、不愉快、气愤的代名词。 如此一来,人们就越来越不愿、不敢、不会、不能去批评。就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会掩饰想建议、批评的那份关注的情绪,而让自己显示出“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模样。殊不知,批评也分两种: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建设性的批评无论是在动机、方式还是在目的上,都与破坏性的批评大相径庭。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建设性的批评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推进性的效果,使得受批评的人能从中获取前进的动力或改进的启示;而破坏性的批评则是去打击、控制、惩罚、报复受批评的一方,其感觉是非常糟糕的,会在人际关系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遗憾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批评模式,恰恰是破坏性极大的后者。你可以通过对比以下破坏性批评的典型表现,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 (1)经常使用“应该”“必须”“不要”等偏概性极强的词句来指责对方的行为。 你是不是经常使用“你应该……而不要……”或是“你必须知道更多一些的事情,以……”这样的话语来表示自己对对方行为的不满?这样的批评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损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的防御反应之后,你会发现改进将变得更难进行。 (2)愤怒地失去控制,大吼大叫以表示你极度的不满和焦躁,企图以此造成心理上的优势,达到威胁对方的目的。 你是不是会大嚷大叫“看你干的好事!”或是“下次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但是,你的暴跳如雷有时并不能体现你的权威,也不会让对方认识到他自己的问题,反倒极有可能引起对方针锋相对的回应,进而将批评转化为矛盾冲突。 (3)通过翻对方的旧账来攻击对方,以达到证明自己“一贯正确”的目的。 “你看你上次就这样,结果……"“你上次……还不吸取教训!”这样的语句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压抑他们积极求改进的情绪。 (4)企图使对方感到愧疚。 你是不是经常使用下列表示痛心疾首的话?“你把工作做成这样,真令我失望!”“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想不到…."或许你会成功地使对方感到内疚,但你不一定能使对方顺从你的意愿,接受你的批评、建议,从而达到让你满意的程度。 (5)想方设法地控制对方,以达到令对方服从自己意志的目的。 你是否曾经巧妙地暗示其他人,你曾经帮助过他们,你希望或多或少地得到某方面的回报。你或许以这样的方式批评过他们,但实质上你只是想提醒他们:“上次你从我这拿走了方案,所以这次你不该和我争这个项目。”其实,这肯定是最愚蠢的批评方式了。还有,类似“你说过支持我的,你应该……"的批评建议方式也会让对方感到反感。 (6)展示自己受尽委屈,做出牺牲的样子,以博取对方的同情,使之屈服于自己的意愿。 “我费了多大工夫,花了多少心血才拿到这份材料,你实在不该改变原来的方案!"“不要总是抱怨,我承担的责任和负担比你重多了!”“你为什么总是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诸如此类责备的语言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类貌似有所奉献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行为者希望以此从自身行为中有所获得的动机。人们不能说这类“奉献者”是无私的,因为人们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动机。 太原心理咨询师提示:人们常常用一些不理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造成对被批评者的伤害,令他们觉得难以接受。虽然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在批评过程中流露出的失控、不宽容的行为,往往是人们无意识状态之下的反应。那么,你知道怎样进行建设性的批评吗? 方法一:针对你所不认同的某件事谨慎地提出你的批评,而不要首先进行全面的否定,引致对方的对抗情绪和反感。 在提出批评时可以采用先扬后抑的方式。例如,可以用“我觉得你做得很好,如果在……做些改进就更好了”作为建议方式,或是用“这些做得都不错,如果你能把注意力多放在……"作为开场白,相信大多数人都愿意在受到肯定之后,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 方法二:表现诚恳的合作态度,全力营造正面效果。 当你需要对合作伙伴提出批评时,不妨这样说:“既然我们都希望……,我们应该……”或是“我们应该…以求合作更愉快”,或是委婉表示“如果我们在……多注意,我们会做得更好。”这样诚意十足的合作态度会使对方觉得你和他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你是为他充分考虑,这样的批评更令人易于接受。 方法三: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表达“仅仅代表个人看法”的建议。 当你想提出异议或不同看法时,可以说:“我对这里有些困惑,如果你……”或直截了当地问:“我用怎样的方式说……你比较容易接受?” 方法四: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你的意见;躲躲闪闪、欲盖弥彰、吞吞吐吐的表达,常常更易激怒对方。 例如,“你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意图,可否更清楚地说明?”或者“我对你的整体想法大致明白,但这里有些疑问……”都是比较客气明了的建议方式。 方法五:使你的批评能给对方以支持、鼓励的感受。 例如,“我欣赏你的这一项创意,是否可以再探讨一下其中的细节?”这样可以委婉表示你希望改进的意图;“我不会追究以前出过的差错,我更关心现在如何让所有运作重新步入轨道。”能使你的建议在鞭策、鼓励的同时,加上宽慰、安抚的效用,使批评的效果更为良好。 方法六;了解对方的真实感觉,充分为他着想。 "我知道你一定不高兴,但……”或“我看出来你很失望,我也一样,如果……”这些话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从而更易接受你的建议。 方法七:提出批评之后耐心地等待对方省悟,而不要急于让对方立刻改变意愿,完全顺从你的建议,重复唠叨同一个意见,只会让对方觉得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方法八:让你批评的对象有机会表达他的想法及解释自己的意图,否则对方可能会由于不理解你的意见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拒绝接受你的批评。引导对方说出他的想法,可以使批评被接纳的概率更高,而且批评所产生的正面效果也会更好。 你可以用“如果采用别的什么办法,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或“你觉得怎样做更恰当一些?”这样的话来引导对方说出他的感受,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 看了以上几点建议,你是否体会到了建设性批评的不同之处?恰当的批评方式可以令你避开难堪、矛盾、冲突、伤害等“批评的暗礁”,使你达到预期的建议目的。通过以上对比,你是否对怎样进行建设性的批评有所领悟呢?如果应用得当,建设性的批评可以助你脱离“不敢、不能、不会”的批评困境,在工作、处世中助你一臂之力。 |
|
上一篇:我不独裁,是你们不听话 |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