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治疗抑郁症的? | |
发表时间:2025-08-18 阅读次数: | |
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只要找到合适的疗法,便可治愈。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治抑郁症的,供我们借鉴。 1.激怒疗法。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曾患忧郁症,太子遣人请来‘名医文挚为父王治病。文挚与太子约好时间,故意三次失约,使得齐闵王怒火越烧越旺。而文挚到后不仅没有愧疚之意,还摆出一副倨傲的样子,礼也不行,鞋也不脱,直接跑到齐闵王的床铺上来给他看病,并用粗鄙之语激怒齐王。 之前齐闵王就已经对他有看法了,再加上这家伙如此目中无人,齐闵王气得已经是怒发冲冠。此时,齐闵王实在忍不住了,便开始对文挚破口大骂,就这样,一怒一骂,齐王心头的郁闷一泄而空,不久抑郁症便好了。 2.逗笑疗法。清代有一位巡按患有抑郁症,终日闷闷不乐,治疗多次却难见成效,病情反而一天天恶化。经人举荐,一位老者前往诊治。老者望闻问切后,故意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 巡按听了捧腹大笑,觉得此人极不靠谱、糊里糊涂,甚至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不治自愈。 3.音乐疗法。欧阳修因为被奸人所害,忧国忧民,患上“幽忧之疾”,虽多方求医,却不见好转。为了排遣苦闷,他在闲暇之余跟随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操琴,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知不觉间,抑郁症竟然痊愈了。 4.诗歌疗法。唐代诗人杜甫的好友之妻得了抑郁症,杜甫闻知后,对好友说:“读我的诗可以治尊夫人之病,只要让她每天反复诵读‘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即可。”朋友之妻遵嘱反复诵读,病情果然大有好转。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山村经行因施药》一诗中,叙述了他用诗为一位久未痊愈的“头风病”老者治愈疾病的过程,陆游胸有成竹地说:“这种病根本不需要求医问药,多读几遍我的诗自然就好了。” 清末名臣李鸿章在给哥哥李瀚章的家书中提到诵读诗文对于身体的保健作用,“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 秋水理论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秉承中医身心一体、标本兼治的治疗方向。抑郁症的治疗采用“急治标,缓治本”的原则。三分靠药物,七分靠心理疏导,其他方式可以作为辅助性治疗。 药物治疗属于对症治疗,是通过改善生理指标和稳定抑郁情绪来治标;而心理咨询是对因治疗,着重解决导致生理紊乱的源头病因,即采用心理治本疗法。 在标本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患者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方向。由于抑郁症者的身心都受到抑郁情绪的冲击和破坏,因此抑郁症的处理必须走以下两条康复之路: 一是修复躯体上的损伤,以止疼和疏通为原则,先用中西药物激活快乐情绪,在此基础上可采用中医调理躯体不适。 二是采用心理干预,改造并修复心理创伤。心病心药医,即用正确的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解开抑郁的情结;辅助于多种混合型心理行为疗法,如倾诉、音乐、正念、脱敏、运动、舞蹈、书画、诗歌和自然疗法等释放抑郁情绪。 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在治疗上会有区别。例如轻度和中度抑郁症,往往侧重于认知疗法和自然疗法,而重度抑郁症更侧重于药物治疗。我们这里只研究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或修复。 太原心理咨询师表示,抑郁症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在于抑郁种子(即抑郁阴影),主观原因在于患者的错误认知。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改变患者的思想认知,消除或淡化抑郁阴影。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阻增去存。先停止心理阴影的复制,不让抑郁继续“播种”,再将潜意识内的污垢全部清零。具体点说,就是通过建立正确认知,停止抑郁恶化,再以正确认知为指导,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获得康复。 现实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我们无法预估,非自己所能掌控,但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关键在于改变认知系统,其次是淡化心理阴影。 |
|
上一篇:我的无助到底是什么? | |
下一篇:化解怨恨,赶走抑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