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看看和自己有着同样艰难处境的人是如何克服的,他们会给你树立良好的榜样,帮你找到坚持下去的力量。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做过这样个实验:一个不喜欢甚至害怕狗的小孩子,如果看到同龄的伙伴和狗亲近并且玩得很开心,那么他也会慢慢地靠近并尝试触摸狗,渐渐地走出对狗的恐惧,与狗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也可以将其作为战胜负面情结的一种思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榜样的力量。
比如,一个因为抑郁而闭门不出的年轻人,与和他有相似经历而且已经成功走出抑郁的人接触交流,这些人的成功经验会赋子他们信心,进而战胜抑郁的乐观也会感染这个年轻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辅助。总之,和与自己有同样遭遇并已经走出困境的人相处,是非常有利于走出抑郁的。故而,对于抑郁者来说,找到同病相怜的人很重要。在国外有
一种组织叫作“病友会”,这是一种互助性质的团体,由患有相同病症的人组成,大家在其中共同努力克服疾病所带来的困扰。由抑郁者组成的这种团体同样也不在少数。进入这种团体的抑郁者,当听到同伴说“之前我以为自己走不出来了,但现在真的感觉好多了”这类话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在漆黑的心底照进一线光芒,从而信心倍增。太原心理咨询师:此外,在国外的职场中,很多企业也建立了被称为“顾问”的咨询制度。在职场中总有遇到挫败的人或者难以平衡事业与家庭的人,他们都可以从经验丰富的前辈那里得到建议和指导。此时,这些前辈本身也会起到榜样的作用。而跳出我们周围生活的圈子,还有很多社会知名人士也可以作为走出抑郁的榜样。
有一位知名主持人因为节目的收视率下降而抑郁,不得不辞职治疗,在亲人的陪伴下终于走出了抑郁的阴霾。他说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会在家看老电影,然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平静。一位身受抑郁和癌症双重折磨的女作家,也深感抑郁比癌症更为可怕。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在抑郁时所受的痛苦,并鼓励人们多换位思考,不要去纠结自己心中的怨恨。其实抑郁的本质无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场斗争,而在这场斗争中,有许多人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个良好的典范。看到他们曾经为抑郁所困扰并成功走出来,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抑郁面前气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