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在动怒时,要学会适度宣泄
发表时间:2025-04-08     阅读次数:     字体:【

生活当中,人们时常对一些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怒。大怒之下,往往会导致身心受损。如果怒气在胸,就会有种不明的压力,使你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整天恍恍惚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会出现差错和事故。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会诱发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会使人体内去甲肾上腺含量增高,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总而言之,愤怒对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发怒既对自已身心有害,也对他人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把怒火压在心底呢?当然不是。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宣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贮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还可能会酿成大祸。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可找知己好友倾诉;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还可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如欣赏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但是,容易动怒的人们,光知道如何排解怒气还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知道如何让自己制怒,尽量让自己不发脾气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解为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宽以待人,才能让自己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里永远充满阳光。

 
上一篇:怎样打破“知道却做不到”的魔咒?
下一篇:学会原谅他人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