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控制欲”。拥有强烈控制欲的人总是希望能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绝对占有,其他人都要听从他的意见,不许违逆他的心意。而控制某事或某人的欲望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当事人就会变得焦虑不堪,因此变着法儿地折磨自己和身边的人。
生活中,那些“控制狂”通常有着以下表现:
1.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这与自恋心理息息相关。自恋的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百分之百正确,凡是违背自己想法的人都错得离谱。他们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强力维护自己的原则和看法。比如,今天是先购物还是先吃饭;穿这件大衣应该搭配哪种颜色的围巾;牙膏应该是从中间挤还是后面挤;先扫地还是先洗衣服;炒菜应该先放盐还是后放盐,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根本谈不上对错,它和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等有关,做哪种选择都无伤大雅。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完全是对的,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甚至用过分的话语批评、打击对方的审美和想法,说明这个人拥有强烈的控制欲望。
2.对别人做的事总是不放心或不满意。
很多人看到别人做事的方法和结果与自己不一样,心里像扎上了一根刺似的。他们时常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他人,即使这件事别人已经做过了,这些人还是会要求他再做一遍。或者干脆不让别人做,事事亲力亲为。这种情况更多会发生在家庭中。比如,丈夫洗过的衣服妻子通常会再洗一遍;明明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偏偏不让孩子处理,自己亲自处理……
3.总是想改造对方。
为了让对方变成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样子,控制狂们会通过各种法子去改造身边的人。他们会像一台机器一样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进行严厉审核,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去做事。这会让他身边的人备感压抑,甚至于心理上出现问题。
4.限制对方的社会交往,窥探对方的隐私。
夫妻间或者父母和孩子间经常出现这样的控制性行为。比如,限制伴侣的人身自由;干涉其交朋友的权利;伴侣外出必须随时报备行踪;对孩子身边的朋友一一进行“背景审查”,阻止孩子和朋友间的正常往来;强迫孩子和自己不满意的朋友断交;禁止孩子随意外出等。
另外,很多人会对其家庭成员的隐私怀有浓烈的一探究竟的欲望。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打探对方的行动和思想,甚至采取很多不能见光的行为和做法。比如,偷看对方的日记、翻查其手机记录、在对方进行正常社交时跟踪对方等。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很多人会从经济人手,完全掐断其经济自由的权利。
强烈的控制欲望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太原心理咨询师指出,控制者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灼痛苦的心理状态中。被控制者的一言一行都对控制者情绪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前者简直成了后者的“心理遥控器”。其次,控制欲会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病态的控制欲望害人害己,它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失去人生最宝贵的亲情、爱情。为了避免成为控制欲的奴隶,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