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意义感与无意义感
发表时间:2022-08-04     阅读次数:     字体:【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这是咨询师常被来访者考问的一句话。如果咨询师试图论证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好像又僭越了导师的角色,且这么做通常并不能使咨询产生积极效果。我们不妨暂时把哲学的,或者更广义地说,人文主义的思考放在一边,过着来访者的思路,探寻促动了这个疑问的心理感受。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当来访者询问此类问题时,体验着的常常是一种“无意义感”。他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才会生出这样的疑问。他很少说“我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而是询问“活着有什么意义”。他认为当下的这种生活状态是不对的,觉得一个合格的“人”应该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他在过去的生活中分明体验过意义感,目前却没有了、缺失了,他希望重新获得这种感受。然而意义却又不是能问之而得的。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是这样的:是什么使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意义(或者意义感)?比如,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感觉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求知的过程原本可以富有乐趣,带来意义感①,而他却对此失去了意义体验。意义感的丧失,有时是精神障碍的症状。例如因神经递质5-T的代谢失衡导致的情绪低落,就足以让人脑中的意义感削弱乃至丧失。不过当一个咨询师从神经递质代谢失衡的角度去评估抑郁症,指出意义感的丧失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衡的结果,又常常遭到来访者坚决地反对。他们会觉得,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是形而上的,是某种终极追求,怎么能是一种生理现象。用神经递质、抑郁障碍之类的概念去解释人们对意义的追问,在他们看来无异于焚琴煮鹤。然而,用大脑的生理功能失调去理解意义感的丧失,绝不是粗暴的还原论。有充足的医学证据表明,通过服用改善抑郁情绪的药物,调节患者的情绪,患者重新获得意义感是完全可能的。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料从生理的、神经递质的角度去探究人类的某些:高级”心理活制和心理感受。正在不断地改变我有们对于心灵本质的看法,有些看法的是根本性的。①但是意义感的丧失在某些情况下委实有其心理根源。2例如,某种衡未得到满足,但这种满足大有希望的时候,个体体验到意义感:倘着希茫,则让人感到了无意义。在欲望获得满足的时刻,个体会体验到意文而满足之后,又会体验到无意义感。因此,意义感与无意义感是与人的状态相伴随的。完美主义是意义感缺失或者无意义感之所从发生的一个常见诱因。主义者对于人生的追求是神话式的。他们经常觉得自己的所为难达所望得自己的行为不能把自己送到成功的彼岸,故而感到生活无意义。在一为冲突的情形下,完美主义者被两种甚至多种在目标上大相径庭的动机驱使,徘徊在目标之间,面临双重的意义丧失:在获得一种意义之时去了另一种意义。例如一个在艺术上志存高远的画家进入商界,虽获得量的财富,却感到自己的成就没有意义。艺术上的追求可以给一个人带义感,对财富的追求可以给另一个人带来意义感,对于这个追求完美无论哪种追求,都不能给他带来足够的意义感。艺术的追求使生活贫困业的劳作使艺术创造力挫顿,满足的过程便是缺憾发生的过程。除了上文这些个性化的心理因素,人类无法排遣的对于生命的终极也引导他们询问生活的意义。这种追问根植在人的有限性这个现实之上。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性有限性的忧虑源远清而且似乎并不会因为人对于自然界的控制能力的提高而从根本上消除。

使生命的意义进一步受到考验的是人作为一个生命种类的有限性:面对现实的不完善,或许可以把实现完美的希望安放到将来、下一代,第一篇人格:结梅、动机与感受千秋万代之后。可是这种希望又必须建立在一种彻底的乐观主义态度之

上一认为人类是永恒存在的。除了与“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行为的意义”有关的感受,还有一种程度上较弱的意义感。例如我们阅读一本书,当文字向我们显现出它们的意味,我们就体验到了意义感一因为“明白”而体验到意义。当我们处于“明白”什么的状态中,就不易产生无意义感。尤其在那种对苦题冥想的问题的突然顿悟之时,狂喜中的思考者是不会觉得生活无意义的,美至那些深受抑郁困扰的患者,也会在这过程中暂时摆脱无意义感的折磨。人的创适性是抵御无意义感的良药。在创造之中的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上一篇: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下一篇:太原心理医生:不完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