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手平举一杯水,开始可能觉得很轻,但几分钟后,你可能觉得这杯水似有千斤举不起来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始终是一样的,但是你端得越久,就会觉得越沉重。
这就像我们承担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重量大小,到最后我们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之后,再将它端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端得更久。白天工作累了,感觉有压力,下班时就要放下,不要再带回家了。回家后应该休息,明天再重新扛起这压力,这样我们就不会觉得压力沉重了。
人际交往也是一样,每次临场和进场后,强迫症患者的大脑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急需得到放松,恢复弹性。所以,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要“迫后”回味,应该休息或者发泄,因为后面还要面临新的考验。
压力,既是动力,也是阻力,学会调节,学会放下。为了释放工作和生活中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放松疗法也应运而生。放松疗法是一种调节心理、放松肌肉的行为治疗方法,也是心理治疗的关键。
什么是放松?简单地说,就是让身体松弛下来,尽快恢复安静。紧张和放松,是神经系统对立统一的两个状态,两者互为依存,互相转化。放松是细胞或神经中枢的抑制状态,紧张则是细胞或神经中板的兴合状态。怎样才能达到放松?总的原则:先紧后松。所谓的“紧”,就是让全身或局部神经中枢紧张兴奋起来,并使之疲劳过度而产生抑制,即转为松弛状态。就如机械钟表,要先“紧发条”,产生动力后,做功消耗动力,最终达到松弛。再如,睡前泡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容易使全身或局部细胞发生兴奋活跃,继而转为抑制状态一睡眠。反之,用冷水冲凉,容易使全身细胞发生抑制收缩,继而转为兴奋状态一失眠。再如,喝茶开始能使人镇静,但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强迫症患者的言行举止容易激动兴奋,这是长期压抑自己导致的亢奋反应。病态性强迫是因为神经系统和相关器官肌肉组织高度紧张兴奋而导致的,所以,要真正缓解病态性强迫就必须熟练掌握缓解紧张的放松术。
强迫症患者在“迫前”“迫中”“迫后”都会出现剧烈的心理波动和思想斗争,这些心理上的冲突或纠缠必然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如肌肉时常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导致强迫反应。因此,无论在“迫前”“迫中”,还是“迫后”,放松练习都显得十分必要。尤其在“迫后”采取心理疏导、安全发泄等放松训练,对缓解心理压力、淡化心理阴影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