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父母角色适应”的因素有:
1) 生育动机。结婚以后想做父母、想有个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但有的人怀孕却出于许多其他的动机。例如,为了满足家里老人“抱孙子”的愿望;为了迁就丈夫或妻子一方想要孩子的想法;想用孩子来维系和巩固夫妻关系等;甚至有的人怀孕是迫于周围人的舆论压力,回应人们对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的胡乱猜测等等。这些外来的压力都使夫妻对怀孕抱有消极的态度。对于怀孕采取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态度,这与女性孕期反应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人没有做母亲的迫切愿望,甚至厌恶为人父母,认为这使自己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情,失去了自由和欢乐。这样的女性纵使怀孕期间生理机能很正常,往往也会表现出病态,由于她们总把自己看成是“病人”,一切正常的生理上的反应都会加重她们痛苦的感觉。她们永远忘不了“为了”孩子承受的折磨和付出的代价。她们认为自己为家族的传宗接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或者认为是为人妻室不得不受的“罪”。这样,孩子尚未出生,母亲就已经对孩子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态度。或者认为孩子无限宝贵,或者认为他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痛苦和麻烦,是个小“冤家对头”。孩子出生以后,大人就很难正确适应做母亲的角色。她们对孩子或者娇生惯养,或者是当成包袱,敷衍了事。对生育持有积极态度的女性,认为自己可以轻松愉快地胜任母亲的角色,就很容易适应一切生理上的变化。孩子出生以后,她们与子女的关系也会是比较积极的。因此,可以说,对生育的态度奠定了以后亲子关系的基础。
2)对孩子性别的态度。父母对孩子性别的态度,必然会影响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如果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他们就会对儿子或女儿同样有很好的态度,当然也会建立起很好的亲子关系。如果重男轻女,那么在孩子出生后,就难于建立起正常的亲子关系。是男孩就阖家欢乐,丈夫认为妻子恩重如山,妻子也认为自己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后,他们又将这一切归结到孩子身上,认为他为自己争了气,于是对孩子百般宠爱,很容易使孩子成为“一家之主”,建立起不正常的亲子关系。生了女孩,老人不满,丈夫埋怨,妻子委屈,并将这一切归之于“不争气的小丫头",那么,这将建立起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便可想而知了。
3)角色变化的能力。为人父母是人生的一大关口。一个孩子的降生,打破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和生活节奏,改变了夫妻的身份和地位。这样一来,个人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必须做出灵活快速的、决定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整个生活方式的一次大的调整。如果个人的角色转换能力差,就会遇到困难。例如,有了孩子以后,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夜里要照顾孩子,不能睡整夜的觉。年轻夫妇如果适应不好,很可能因此造成慢性疲倦、精力耗竭、神经质等。从心理上看,年轻人做了父母,必然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因而不得不放弃许多娱乐活动,甚至影响学习、进修和事业上发展的速度等等。在这样一些巨大的变化中,年轻人只有根据情境,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快地建立起新的生活秩序,才能恢复心理平衡,适应为人父母的角色;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乐趣,感受到孩子为家庭带来的快乐,增进夫妻之间的情感。这当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开始。如果转换能力差,就会长期处于混乱之中,总是留恋过去没有孩子时的轻松岁月,埋怨孩子的出生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这样不但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影响夫妻关系。有的年轻人对婚后生活,尤其是为人父母准备不足,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照顾孩子上整天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夫妻之间产生了互相推诿、互相埋怨的不良倾向,从而损伤夫妻感情,严重的还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因为妻子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在孩子身上,丈夫觉得被冷落和忘却,于是不高兴,甚至到婚姻外部去寻找温暖,从而导致第三者插人的问题,为婚姻埋下了巨大隐患。
4)对孩子的期望。大部分父母都有“理想中的孩子”,因此,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真实孩子所持的态度。如果孩子与父母的理想相近,亲子关系就会比较健全,否则,就表现出摩擦。对孩子不适当的期望和不适当的态度不但使孩子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且也会使家庭缺少快乐。此外,还有的夫妻将此归结为对方“遗传因素太差”,导致夫妻关系不良。
5)没有能力当好父母的感觉。有些人由于缺乏经验,事先没有进行必要的训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充当父母的角色。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付某个年龄段孩子的问题,如对婴儿手足无措、感到恐惧等。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父母的人,由于不知道什么是训练孩子的好方法,于是就回想长辈的做法,或到处打听朋友、专家的说法,来自各方的说法有时互相矛盾,于是引起更多的不安,也使他们愈发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如果孩子有一点儿异常,年轻的父母就更容易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有生理或心智缺陷儿童的父母往往感到十分恐惧和痛苦,并有罪恶感,把孩子的缺陷归咎于自己,这更加强了其能力不足的感觉。
6)女性对职业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会影响为人父母的态度。已婚的职业女性在婚姻上的冲突,往往多于非职业女性,这影响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和为人父母的态度。职业女性有更大的负担,她们不能像全职主妇那样全身心地放在完成母亲的职责上,和孩子的关系容易变得紧张,她们往往只有很少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了解不到细致的情况,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限于表面和说教,管理简单,甚至粗暴,做不到防微杜渐。一旦发现问题,已经为时晚矣。她们平时疏忽孩子,而当孩子生病或出现问题时,又会无限的内疚和自责,感到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丈夫。职业女性的职业角色和母亲角色间的冲突是经常存在的,有时是十分严重的。反过来,女性与其丈夫和孩子的冲突会降低她在职业上的声望和权力。例如,丈夫有“外遇”或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差,都会被人们认为是女性只顾个人名利而对家庭不负责而遭舆论谴责。
太原心理咨询师表示:无论处于哪种原因的“父母角色适应不良”,既然已经为人父母,就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学习相关的婚姻家庭以及亲子知识,慢慢抚养一个小生命长大,也是一场独特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