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情感问题中出现最多的话题。绝大多数女性都存在偷偷翻看伴侣手机的冲动,而且当对方没有秒回自己的信息时,她们就会感到焦虑,继而产生很多不好的联想。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很容易没有安全感。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们对一点点身体的伤口都会大惊小怪,却对心理伤口毫无概念。”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能够察觉自己缺乏安全感,但无法意识到残留在内心的创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没有安全感是由恐惧所面临的事情不会向着自己的理想和预期进行所造成的。其根源来自童年时期被“抛弃”的经历。
太原心理咨询师指出,每个人最初的安全感,来源于与母亲的关系。刚出生的婴儿会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而随着慢慢长大,他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在他能够完全照顾好自己之前,对母亲的依赖会一直存在。如果母亲因某些原因与孩子的关系疏离甚至分离,孩子就会产生被抛弃的创伤。以至于孩子在成年之后,建立某种亲密关系时,也会下意识重复这种被抛弃的可能。而事实上,这种被抛弃的情况很多时候并没有发生,也不会真的发生,只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一种想象,却真的形成了一种困扰的情绪,影响正常亲密关系的建立。
在童年时期经历过“被抛弃”的创伤,从而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反复确认对方的存在
缺乏安全感的人,从他人的表现或行动上,总是会曲解出一个隐藏的含义,这使得他们脆弱的内心需要反复确认对方对自己的爱。这就意味着与他们沟通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他们沉醉于对方的安慰与照顾,可一旦对方将精力投身于自己的事情,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不安与焦虑,担忧自己是不是被抛弃了。
2.强大的控制欲
缺乏安全感会导致他们产生强大的控制欲,他们不能完全相信他人对自己的忠诚,从而在亲密关系建立之后,会对相处的细节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企图将对方掌控在手中。但这种不断的质疑会使对方陷入一个痛苦的处境,提高彼此之间亲密关系的破裂风险。
3.变得极其依赖对方
他们缺乏责任感,因此,需要在伴侣的帮助下填补内心的空虚,极力向对方发出越来越多关于爱情、赞美和永远在一起的承诺。但这种情况会令人筋疲力尽。
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们太懂得保护自己脆弱的心,担心自己再次受伤,从而不敢将内心深处的伤痕暴露出来,任其发炎、溃烂。我们在脑海中不断重复被抛弃的场景,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加深痛苦。
所以,直面创伤才是治愈它的唯一途径。缺乏安全感会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己内心的力量。心理学家提出,真正的力量源于对自己的爱。家庭、婚姻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我们歇斯底里地从他人身上寻求安慰,不过是为了借由他们找到最好的自己。当我们懂得强大内心,关爱自己,愿意接受不确定性,并跟随时代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自然就会跳出安全感缺乏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