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表示,“迫中”对抗,是指遇到强迫拐点的阻挡而采取正面对抗的形式。
水涨船高。“迫中”对抗非但不能减缓“拐点”的阻挡,反而会加剧。对抗与“拐点”的阻挡总是成正比增加,形成强迫之势:越对抗,强迫越厉害,“拐点”越突出;“拐点”越突出,你越会对抗。所以,要想获得康复,必须打破这一强迫观念。
前面已经知道,面临“拐点”这道坎,正面突破,只有“死路”一条,唯一的“活路”就是转移对它的注意。当你正在发生冲突而僵持不下(即发生强迫)的时候,随便一个新鲜刺激,哪怕是咳嗽一声也能打破僵局,让你的冲突顿时缓解。要谨记:面对强迫拐点,切勿从正面硬拼,应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迂回)战术。
一句话:大胆面对,聪明迂回。具体如何迂回呢?“迫前”采用的九大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参考使用。总之,面对强迫拐点,要见机行事:能从正面过去就过去(进攻),过不去就“小迂回”一从“拐点”的侧面绕过。如果连“小迂回”都不行,说明你心里已经斗得不可开交,简单心理已变为复杂心理,此刻只有“走为上计”。
需要注意的是:
①如果“迫前”折腾非常厉害,“迫中”大脑就会出现一片空白,此时,你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了,唯有“听天由命”。
②强迫症患者总是担心遇到“拐点”时什么也做不了。其实,只要切断了“迫前”折腾,这种担心就是多余的。狗急跳墙,人急生智。活人不会被尿憋死。
③关于“大迂回”:有的患者知道不能逃避,也知道不与“拐点”正面对抗,而是迂回绕过去,但他采用的“迂回”不是小迂回,而是大迂回。
换句话说,所谓“大迂回”就是不敢正面与“拐点”接触--连个照面都不打,直接迂回绕过去。这样虽然没有强迫预感和恐惧感,但以这样戴着假面具自欺欺人的手段去面对,必然会导致更大的自责和不安。比如赤脸强迫症患者喜欢戴着太阳镜,让人感觉其脸红是因为太阳镜的光学作用。
④强迫拐点的规律:
一是“拐点”的强度与任务的重要性成反比。也就是说,当你的任务并不重要,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时候,你的强迫拐点会凸显;反之,当任务紧急,到了非完成不可的地步,你反而觉得强迫拐点突然弱化甚至消失。
二是“拐点”的强度与完成任务的欲望成反比。当你非常急切想完成任务,“拐点”强度会突然变大;反之,“拐点”强度就会变小。
三是“拐点”的强度与你关注的程度也成正比。当你思前想后,未雨绸缪想冲破强迫拐点时,“拐点”强度就会激增。
推论:当你理直气壮、一身正能量的时候,“拐点”强度几乎为零--不会强迫;而当你心虚、理亏、尴尬等自我感觉压力较大的时候,“拐点”强度就会变大。